Menu Search
 
 
 
 

司马光的诗全集

  • 41、《和邻几六月十一日省书事》

    长夏金正伏,火意尤骄盈。夫子寓官舍,无术逃烦蒸。轩窗豁四开,灭去壁上灯。紵衣不可亲,羽扇安能胜。濯泉泉已温,抚簟簟可憎。万叶悄无风,但有飞蚊鸣。六府燥不濡,喉舌烟尘生。摄衣起徐步,四顾天正晴。云汉浅欲涸,箕毕徒纵横。忽思终南巅,秀出秦云青。上有长松林,蔽日深杳冥。下有万仞壑,含

  • 42、《和景仁游寿安》

    宜阳城下作游人,都为衣冠不击身。众竅怒号成地籁,也胜终日正红尘。

  • 43、《和景仁闻蝉》

    春林满岩绿,谁信已鸣蝉。叶上正多露,山中别有天。心间宁感物,道台況忘年。坐听生秋思,何须膝上弦。

  • 44、《和景仁又石溪》

    溪边有村落,未始识纷华。去县只数里,居民逾百家。山腰茺径转,谷口翠微遮。老木纷无际,重峦浩莫涯。力穷缠至顶,势尽复成洼。不定云烟色,难名草木牙。泥钧罗比屋,涧石载运车。宛有纯风在,谁云太古遐。梁随木性曲,檐逐地形斜。榛路牛呼犊,丛祠雀噪蛇。倚崖松偃盖,落石流翻花。安用游员峤,何

  • 45、《和人苇花》

    葭菼迷河曲,高秋一番荣。齐纨张野白,楚练照川明。不夜月常皎,逾时雪未晴。万仙霓帔合,千亩玉苗生。漠漠波澜偃,茫茫沙碛平。际空监海竭,垂地塞云横。日暖鸥无色,风同鹤有声。逢君得嘲赋,岂愧束薪并。

  • 46、《聂这美雁》

    汲汲复栖栖,往来谁与期。映云缠可见,入雾杳难追。羁枕梦初断,寒闺涕已危。冥冥远矰缴,愧尔独知时。

  • 47、《和刘伯寿陪潞褉饮》

    旌幢车骑满沙头,鼓吹喧繁画鹢浮。一里罗纨光照地,千家簾幕远临流。觞随洛水周公事,月映凤楼裴相游。令典久堕今更举,行闻美俗遍中州。

  • 48、《和邵尧夫年老逢春》

    年老逢春春莫咍,朱颜不肯似春回。酒因多病无心醉,花不解愁随意开。荒径倦游从碧草,空庭庸扫自苍苔。相逢谈笑犹能在,坐待牵车陌上来。

  • 49、《和始平公见寄八韵》

    向来从后车,雍容镇藩垣。政成簿书简,终日待清樽。今兹备言职,不得登朱门。违离讵几时,风色变寒温。忽聆吉甫什,穆如承话言。安得六翮生,随意远飞翻。垂耳倦新羁,蹀足思华轩。谅无伯乐顾,疲劳安敢论。

  • 50、《和君锡雪后招控春》

    莫嫌微雪压梅牙,已有归鸿泊浦沙。天上诏来难久驻,直须早看洛阳花。

  • 51、《和顺朝议同年谢光与景仁同年见过》

    结绶东堂同发策,白头相值益相亲。却思景佑无多日,共见无丰有几人。天下高名归广受,古来交道重雷陈。谢公身老才方壮,落笔成章字字新。

  • 52、《和始平贻一二宾僚》

    儒冠蔼蔼从平津,东阁由来盛众宾。终始何法忘教育,高卑曾不问疏亲。共陪樽俎无虚日,空喜豀山得主人。白雪屡歌殊未知,自知羞愧后车尘。

  • 53、《和孙器这清风楼》

    贤侯宴枚马,歌鼓事繁华。晚吹来千晨,清商落万家。平原转疏雨,远树隔残霞。宋玉虽能赋,还须念景差。

  • 54、《亨杞下第作诗示之》

    清白君家旧,文章时态新。何妨偶蹉跌,未必遂沉沦。莫叹科名晚,惟忧道谊贫。进修专在已,得失尽由人。孝友亦为政,箪瓢足养亲。那将少年泪,容易辄伤春。

  • 55、《和之美河西列岫亭》

    秋山对疏牖,羁客倦登景。雨后岗光活,晴初落照深。素波明别浦,赤叶照衰林。伫目寂无事,何人知此心。亭皋资远瞩,秋思浩无涯。雁唼牵菱蔓,童歌出荻花。垄荒犹叱犊,枝暗稍栖鸦。烟霭藏东渚,凭轩莫望家。

  • 56、《斛律丞相》

    君臣日荒宴,歌舞讳言愁。老相犹当国,疆邻不敢谋。谣言虽未出,奸谤已先流。谁察忠臣意,通宵抱膝忧。

  • 57、《和尧夫见寄》

    仁政如慈父,蒲人得所依。教条前后接,风亦古今稀。试郡缠书最,还朝必奋飞。西台旧班列,犹望绣衣归。

  • 58、《和尧夫先生相招游夏圃》

    野迥秋光满,迳微朝露寒。登高与行远,余力尚桓桓。

  • 59、《寄郑县史令千之》

    怜君比比得佳县,胜概闲情双有余。为看西溪日沉后,如可南浦月生安。长春宫柳远扶疏,新树应多旧已枯。蠹柱苔墙遍寻历,古亭犹有杜诗无。

  • 60、《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》

    茅茨临素产,沃野带长林。日永一堂静,草生三径深。销忧何用酒,为乐不须琴。扰扰市朝客,无人知此心。

首页  上一页  下一页  尾页     转到:

司马光介绍
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初字公实,更字君实,号迂夫,晚号迂叟,司马池之子。汉族,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,原籍陕州夏县(今属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。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

最后更新于:2019-03-03 20:28:21,热度:

宋朝著名诗人

宋朝诗人索引

热门古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