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 Search
 
 
 
 

韩偓

韩偓简介

韩偓(公元842年~公元923年)。中国唐代诗人。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山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

生平

  光化三年(900年),宦官头子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发动宫廷政变,废昭宗,立太子李裕为帝。韩偓协助宰相崔胤平定叛乱,迎昭宗复位,成为功臣之一,任中书舍人,深得昭宗器重,多次欲立为相,都被力辞。中书门下同平章事李继昭依附宦官头子韩全诲,排挤崔胤,崔胤召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入朝,意欲抑制宦官集团。李茂贞入朝后,拥兵跋扈,崔胤又想召宣武镇节度使朱全忠入朝牵制李茂贞。韩偓谏道:这样造成“两镇兵斗阙下,朝廷危矣”,应一面罢去李茂贞,一面处理宦官。议尚未行,而李茂贞、韩全诲已将昭宗劫往凤翔。韩偓闻讯,星夜赶往凤翔行在,见昭宗时恸哭失声。昭宗任韩偓为兵部侍郎。后朱全忠兵到,败李茂贞,杀韩全诲,韩偓随同昭宗回长安。
  韩偓回长安后,见朱全忠比李茂贞更为骄横,心中甚感不满。一次,朱全忠和崔胤在殿堂上宣布事情,众官都避席起立,只有韩偓端坐不动,称“侍宴无辄立”,因此激怒朱全忠。朱全忠一则恼怒韩偓无礼,再则忌他为昭宗所宠信,参预枢密,恐于己不利,便借故在昭宗面前指斥韩偓。崔胤听信谗言,也不予救护。朱全忠本欲置韩偓于死地,幸经京兆尹郑元规劝阻,被贬为濮州(今山东鄄县、河南濮阳以南地区)司马。不久,又被贬为荣懿(今贵州桐梓县北)尉,再贬为邓州(今河南邓县)司马。韩偓离京,使昭宗左右无亲信之人。
  天祐元年(904年),朱全忠弑昭宗,立李柷为昭宣帝(即哀帝)。为收买人心,伪装豁达大度,矫诏召韩偓回京复职。韩偓深知一回长安,即入虎口,便不奉诏,携眷南逃到江西抚州。
  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重视延揽人才,派人到抚州邀韩偓入闽。天祐二年(905年)八月,韩偓自赣入闽。
  韩偓入闽后,在长汀、沙县寓居一个时期。天祐四年(907年),朱全忠篡唐,改国号梁,王审知向朱全忠献表纳贡。韩偓对此心有抵触,想再回江西。从沙县走到邵武时,王审知急忙派人前去挽留。但韩偓因感“宦途险恶终难测”,功名之念已淡,坚拒王审知的任命。在从邵武回到沙县后,不久又经尤溪到桃林场(今永春)小住,然后进入泉州。在泉州,受到刺史王审邽父子的优礼接待,住泉州西郊招贤院,多年来疲惫的身心得到憩息。在饱览当地风物之时,又感叹“尽道途穷未必穷”,兴之所至,写下许多有名的诗篇。
  不久,韩偓到南安漫游,认为这里是晚年栖止的理想地点,便在葵山(又名黄旗山)山麓的报恩寺旁建房舍,以为定居之地,时称“韩寓”。在这里,韩偓下地耕种,上山砍柴,自号“玉山樵人”,自称“已分病身抛印绶,不嫌门巷似渔樵”,过着退隐生活。梁龙德三年(923年),韩偓病逝,威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傅实为其营葬,墓在葵山之阳。
  韩偓才华横溢,是晚唐著名诗人,被尊为“一代诗宗”。其诗作大体上可分3个时期:初期是在被贬谪之前;中期是在贬谪之后,入闽之前;晚期在入闽后,特别是在泉州、南安定居之后。初期在朝为官,深得昭宗信任,仕途上春风得意,生活上优渥奢华,所作诗多是艳词丽句,正如后来他在南安寓所整理《香奁集》的序文上所述:“柳巷青楼,未尝糠秕;金闺绣户,始预风流”,充满缠绵浪漫的色彩。不过,也有些清新可诵的诗句,如脍炙人口的“八尺龙须方锦褥,已凉天气未寒时”;“燕子不来花着雨,春风应自怨黄昏”等。被斥逐出长安后,韩偓屡经转徙,目击乱离,诗风有很大转变,多半叙写个人坎坷遭遇,倾吐胸中悲愤之情,诅咒战乱,同情人民。入闽之初,韩偓行踪未定,过尤溪时,正值泉州王氏军与南汉军激战后,村落成墟,写出传诵千古的名句:“水自潺湲日自斜,屋无鸡犬有鸣鸦;千村万落如寒食,不见人烟只见花。”到泉州、南安定居后,写出“中华地向城边尽,南国云从海上来;四序有花长见雨,一冬无雪却闻雷”和《咏荔枝》等富有地方色彩的诗篇。晚年,热爱定居后的樵耕生活,写了“此地三年偶寄家,枳篱茅屋共桑麻”,“病起乍尝新桔柚,秋深初换旧衣裳”等诗句,抒发闲适心情。韩偓诗作,以入闽后的作品最多。尽管后人称韩偓为“香奁体”的创始人,其实,现实主义乃是韩偓诗作的主流。其诗集《玉山樵人集》,曾由《四部丛刊》重印传世;《全唐诗》收录其诗280多首。韩偓墓碑

诗歌

  韩偓诗中,最有价值的是感时诗篇。它们几乎是以编年史的方式再现了唐王朝由衰而亡的图景。作者喜欢用近体尤其是七律的形式写时事,纪事与述怀相结合,用典工切,有沉郁顿挫的风味,善于将感慨苍凉的意境寓于清丽芊绵的词章,悲而能婉,柔中带刚。他的作品多写上层政治变乱,触及民生疾苦者较少。而艺术上缺乏杜甫沉雄阔大的笔力和李商隐精深微妙的构思,有时不免流于平浅纤弱。
  韩偓的写景抒情诗构思新巧,笔触细腻。而最大的特色,还在于从景物画面中融入身世之感,即景抒情,浑涵无迹。七律《惜花》写得悲咽沉痛,被人视作暗寓亡国之恨。一些写景小诗如《醉著》、《野塘》,以白描手法勾摹物象,构图明晰,设色疏淡,宛如一幅幅饱含诗意的水墨画卷。至于反映农村乱败景象的《自沙县抵尤溪县,值泉州军过后,村落皆空,因有一绝》,寓时事于写景之中,更有画笔与史笔相结合之妙。
  宋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六十五韩偓纪事:“偓小字冬郎,义山云:尝即席为诗相送,一座尽惊,句有老成之风。因有诗云:‘十岁裁诗走马成,冷灰残烛动离情。桐花万里丹山路,雏凤清于老凤声。’偓,字致尧,今曰致光,误矣。”
  (韩偓作《香奁集》写男女之情,风格纤巧。对此历来评价不一。今有明汲古阁刻本《韩内翰别集》1卷,附补遗1卷。另《香奁集》有元刊3卷本和汲古阁1卷本传世。)
  “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,名《香奁集》。凝后贵,乃嫁其名为韩偓,今世传韩偓《香奁集》,乃凝所为也。凝生平著述,分为《演纶》《游艺》《孝悌》《疑狱》《香奁》《籯金》六集,自为《游艺集序》云:“余有《香奁》《籯金》二集,不行于世。”凝在政府,避议论,讳其名又欲后人知,故于《游艺集序》实之,此凝之意也。余在秀州,其曾孙和惇家藏诸书,皆鲁公旧物,末有印记,甚完。”
  据沈括《梦溪笔谈》——《香奁集》应为和凝所著。

诗作一览

  卷682_10 【三月】韩偓
  辛夷才谢小桃发,蹋青过后寒食前。四时最好是三月,
  一去不回唯少年。吴国地遥江接海,汉陵魂断草连天。
  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
  卷682_11 【秋村】韩偓
  稻垄蓼红沟水清,荻园叶白秋日明。空坡路细见骑过,
  远田人静闻水行。柴门狼藉牛羊气,竹坞幽深鸡犬声。
  绝粒看经香一炷,心知无事即长生。
  卷682_12 【残花】韩偓
  馀霞残雪几多在,蔫香冶态犹无穷。黄昏月下惆怅白,
  清明雨后寥梢红。树底草齐千片净,墙头风急数枝空。
  西园此日伤心处,一曲高歌水向东。
  卷682_13 【夜船】韩偓
  野云低迷烟苍苍,平波挥目如凝霜。月明船上帘幕卷,
  露重岸头花木香。村远夜深无火烛,江寒坐久换衣裳。
  诚知不觉天将曙,几簇青山雁一行。
  卷682_14 【伤春】韩偓
  三月光景不忍看,五陵春色何摧残。穷途得志反惆怅,
  饮席话旧多阑珊。中酒向阳成美睡,惜花冲雨觉伤寒。
  野棠飞尽蒲根暖,寂寞南溪倚钓竿。
  卷682_15 【归紫阁下】韩偓
  一笈携归紫阁峰,马蹄闲慢水溶溶。黄昏后见山田火,
  胧fC时闻县郭钟,瘦竹迸生僧坐石,野藤缠杀鹤翘松。
  钓矶自别经秋雨,长得莓苔更几重。
  卷682_16 【夜坐】韩偓
  天似空江星似波,时时珠露滴圆荷。平生踪迹慕真隐,
  此夕襟怀深自多。格是厌厌饶酒病,终须的的学渔歌。
  无名无位堪休去,犹拟朝衣换钓蓑。
  卷682_17 【午寝梦江外兄弟(一作午梦曲江兄弟)】韩偓
  长夏居闲门不开,绕门青草绝尘埃。空庭日午独眠觉,
  旅梦天涯相见回。鬓向此时应有雪,心从别处即成灰。
  如何水陆三千里,几月书邮始一来。
  卷682_18 【曲江夜思】韩偓
  鼓声将绝月斜痕,园外闲坊半掩门。池里红莲凝白露,
  苑中青草伴黄昏。林塘阒寂偏宜夜,烟火稀疏便似村。
  大抵世间幽独景,最关诗思与离魂。
  卷682_19 【过汉口】韩偓
  浊世清名一概休,古今翻覆賸堪愁。年年春浪来巫峡,
  日日残阳过沔州。居杂商徒偏富庶,地多词客自风流。
  联翩半世腾腾过,不在渔船即酒楼。
  卷682_20 【惜春】韩偓
  愿言未偶非高卧,多病无憀选胜游。一夜雨声三月尽,
  万般人事五更头。年逾弱冠即为老,节过清明却似秋。
  应是西园花已落,满溪红片向东流。
  卷682_21 【及第过堂日作】韩偓
  早随真侣集蓬瀛,阊阖门开尚见星。龙尾楼台迎晓日,
  鳌头宫殿入青冥。暗惊凡骨升仙籍,忽讶麻衣谒相庭。
  百辟敛容开路看,片时辉赫胜图形。

韩偓简介、韩偓个人资料出自韩偓的作品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all.com/profile/970.html

发布于:2016-06-04,热度:

韩偓的诗词

韩偓的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