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词典

龙门石窟的意思

lóngménshí

龙门石窟


拼音lóng mén shí kū
注音ㄌㄨㄥˊ ㄇㄣˊ ㄕˊ ㄎㄨ

繁体龍門石窟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龙门石窟[ lóng mén shí kū ]

⒈  在河南省洛阳市南伊河两岸龙门山(西山)和香山(东山)。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后,延续至唐代。以唐代开元以前最多。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二个、佛龛七百八十五个、造像十万尊。主要洞窟有潜溪寺、宾阳三洞、万佛洞、莲花洞、奉先寺、古阳洞、看经寺等,尤以奉先寺卢舍那佛(高1714米)最著名。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中国 著名石窟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分布在 河南 洛阳 城南 伊水 入口处两岸的 龙门山 ( 西山 )和 香山 ( 东山 )。开凿于 北魏 太和 十八年(公元494年)迁都 洛阳 后,至 唐 代,历时四百馀年。以 唐 代 开元 (公元713年-741年)以前的最多。现存石窟1,352个,龛785个,造像97,000馀尊,题记3,860种。雕刻刀法圆纯精致,佛像表情生动。后因遭受帝国主义分子的破坏,较小佛像十之八九都失去了头部,著名的两块《帝后礼佛图》浮雕也被盗走。解放后设立龙门保管所,进行修整和保管。也称 伊阙 石窟。

国语辞典

龙门石窟[ lóng mén shí kū ]

⒈  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。分布于河南省洛阳城南伊水入口处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。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凿,延至唐代,历时四百多年。雕刻刀法圆熟细腻,佛像表情自然生动。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