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词典

宿望的意思

wàng

宿望


拼音sù wàng
注音ㄙㄨˋ ㄨㄤˋ

词语解释

宿望[ sù wàng ]

⒈  素负重望的人。

⒉  旧时的声望;素来的名望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素负重望的人。 《三国志·魏志·张既传》“令 既 之 武都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挚虞 《三辅决录注》:“﹝ 游殷 ﹞以子 楚 託之; 既 谦不受, 殷 固託之。

既 以 殷 邦之宿望,难违其旨,乃许之。”
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赵信国辞相》:“赵葵 南仲 枢使, 陈韡 子华 参政,皆一时宿望。”
清 曾国藩 《箴言书院记》:“湘 人官京师者,多同时辈流,其射策先朝,耆年宿望,凋散略尽。”

⒉  旧时的声望;素来的名望。

《资治通鉴·晋武帝泰始元年》:“帝乃追述 允 之宿望,称 奇 之才,擢为祠部郎。”
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七:“朝议置益政院官,院居宫中,选一时宿望有学者,如 杨学士 云翼、史修撰 公燮、吕待制 造 数人兼之,轮直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一:“礼部有修明典礼、釐正文风之责,故秩宗清要,非儒臣有宿望者,不得滥竽其间。”

国语辞典

宿望[ sù wàng ]

⒈  一向负有重望。

《资治通鉴·卷七九·晋纪一·武帝泰始元年》:「帝乃追述允之宿望,称奇之才,擢为祠部郎。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