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 Search
 
 
 
 

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

作者:刘孝先
《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》原文
幽人住山北,月上照山东。
洞户临松径,虚窗隐竹业。
出林避炎影,步迳逐凉风。
闰云断高岫,长河隔净空。
数萤流暗草,一乌宿疏桐。
兴逸烟霄上,神间宇宙中。
还思城阙下,何异处樊笼。
《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》繁体翻译
幽人住山北,月上照山東。
洞戶臨松徑,虛窗隱竹業。
出林避炎影,步逕逐涼風。
閏雲斷高岫,長河隔凈空。
數螢流暗草,壹烏宿疏桐。
興逸煙霄上,神間宇宙中。
還思城闕下,何異處樊籠。

相关赏析

  这首诗,既是对无名法师的赞颂,也是他参悟佛理的即兴之作。

  诗的前四句,先从静态描绘无名法师的居处清幽,以衬托其离俗超群的风雅。无名法师的居处,选择背阳的“山北”,就与俗人居处向阳不同,独喜阴幽净土。月色如水,映照山北,草堂寺门深深,门前长松夹道,禅房宙户虚掩,四周竹丛包围,是多么的寂静、清幽!寺门苍松屹立,禅房隐没在竹丛之中,表明无名禅师节操高尚,因为松、竹都是节操的象征。孔子称赞松柏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,苏东坡亦云:“可使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”人居松、竹中,耳听松声如涛,眼观风拂竹摇,那是何等的雅致啊!

  五、六两句,是从动态角度,描写无名法师的举止和风度;法师为避烈日余威,追逐凉风,漫步走出禅房,倘佯在松间小径之中。

  以下四句,以景写人:法师人林纳凉,抬头仰望空中,云层平静,凝住不动,遮蔽峰峦;银河如带,分隔夜空;目光下视,草飞萤虫;暮鸟归巢,高栖梧桐。这段关于自然景色的刻画,展现了法师内心境界,斩断尘世烦恼,追求佛门清凉世界,避开纷繁俗事,领悟色空实相,寻找人生归宿,投向极乐之乡。“兴逸烟霄上,神闲宇宙中”,写法师不预世事,摆脱名缰利索,神情悠闲,内心无拘,精神解脱,随心所欲,已达物我合一的境界。

 

  末尾两句,表达了作者视尘世如“樊笼”,希望归依佛门,寻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和对无名法师世外生活的羡慕。诗中的“洞户临松径,虚窗隐竹丛”二句,从写景艺术上,虚实合一,从般若中道的角度看,则是空即色,空色一体思想的体现。

作者介绍

刘孝先

  刘孝先,南朝梁诗人。彭城(今徐州)人。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、刘孝绰第七弟。善五言诗,工画。初为武陵王法曹、主簿,王迁益州,随府转安西记室。承圣中,与兄孝胜俱随武陵王纪军东出峡口,兵败,至江陵,元帝以为黄门侍郎,迁侍中。兄弟并善五言诗,见重于世。文集值乱,不具存。今存诗六首,见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。代表作《咏春》、《春宵》。

  他是一位饱经宦海浮沉的多难诗人。他先担任武陵王萧纪的幕府官,跟随萧纪在蜀称帝。萧纪出兵讨伐萧绎(梁元帝)时,刘孝先随军出征,萧纪兵败,他又转投萧绎,任黄门侍郎。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胜败无常,对亲眼目睹的世事变迁感触很深。他因此厌倦了你争我夺的艰险仕途,同时,他亦深感人生无常,于是便将心思放在佛门中来寻求人生的解脱之方。此后,他喜爱与僧人交游,诗僧无名法师便是他们来往最为密切的法师。

《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》原文,《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》翻译,《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》赏析出自刘孝先的作品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all.com/chaxun/94427.html

发布于:2016-12-13,热度:

关键词

刘孝先的诗词

刘孝先的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