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 Search
 
 
 
 

赏牡丹

作者:刘禹锡
《赏牡丹》原文
庭前芍药妖无格,池上芙蕖净少情。
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
《赏牡丹》繁体翻译
庭前芍藥妖無格,池上芙蕖凈少情。
唯有牡丹真國色,花開時節動京城。

相关赏析

  这首诗本来是《赏牡丹》,可落笔却不先说牡丹,而先对芍药和芙蕖进行评赏。首句写芍药,这种同样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,本来比之牡丹更早为人们所喜爱。《诗经·凑有》就写到过周朝郑国的男女以芍药相赠的欢乐场面,而同时期却不见有关牡丹的记载。所以宋代韩琦的《北第同赏芍药》写道:“郑诗已取相酬赠,不见诸经载牡丹。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。到了唐代武则天以后,“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”(王禹偁《芍药诗序》),以至于有人将牡丹比为君王,把芍药当成近侍。芍药地位的下迁,被刘禹锡认为格调不高,所以说芍药虽妖娆而无格。

  芙蕖,即荷花,这是自屈原以来在诗文中常常以清高洁净面目出现的时花。大概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中,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吧,刘禹锡觉得她虽纯洁却寡情。至此前两句已经分别对两种可与牡丹并肩的花卉进行了评赏:芍药种植历史悠久,也曾受到人们的喜爱,但却“妖冶无格”;荷花也的确堪称花中君子,清高洁净,但却冷艳寡情。至此为后两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爱,可谓做好了厚厚的铺垫,唯有期待着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场了。

  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“国色”,旧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。用它来比喻牡丹,便将牡丹的超群紫色表现了出来。“真”字虽是副词,却加强了语气;“唯有”,是一种不二的选择,增强了评赏的分量,照应了上面两句,包含着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选择,是经过了认真比较,确认了“非此莫属”的地位的意思。在这样的美好评价和高度概括之后,再以“花开时节动京城”作结,既反映了京城人们赏花倾城而动的习俗,又从侧面衬托了牡丹花的诱人魅力:正是由于她具有令人倾慕的“国色”,才使得“花开时节”京城轰动,人们奔走相告,争先赏玩。

  四句诗评赏了三种名花,有强烈的主观感情和鲜明的时代、地方色彩。如果说,对芍药与荷花的评价,纯属诗人自己的感想,未必能够获得多数人的首肯,那么,对于牡丹的评价,却完全符合当时的风尚潮流,说出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心声。“国色”成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定评,也为后人所乐于接受和沿用。正因为如此,人们没有必要去和诗人争论芍药是否“妖无格”,荷花是否“净少情”。相反,人们从这些评议中,还可以进一步看到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,体会到诗人赞赏牡丹其实除了姿色超群以外,还具备了高尚、合群的品格。

  四句诗,褒贬了三种名花,贬是为了褒,贬中含有褒,贬与褒都合乎分寸。诗中为了褒扬牡丹,对芍药与荷花都有些贬抑。然而说芍药用了“妖”字,妖是艳丽的意思,是褒词。说荷花用了“净”字,净指洁净,这是沿用屈原的评价。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,这是合乎情理的。因为在人们心目中,芍药与荷花都是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名花,诗人不能为了突出牡丹便把它们说得一无是处,尤其不能把它们令人喜爱的优点全都抹杀掉,只有这样对牡丹的更高赞美才能立于可信之地。同样,诗中赞美牡丹也注意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。除了别出心裁地借用“国色”一词加以高度概括外,“花开时节动京城”一句,简直就是对当时京城习俗的实景再现,令人玩味再三,仍感无穷。

作者介绍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 ,汉族,唐朝彭城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刘禹锡诗文俱佳,涉猎题材广泛,与柳宗元并称“刘柳”,与韦应物、白居易合称“三杰”,并与白居易合称“刘白”,有《陋室铭》《竹枝词》《杨柳枝词》《乌衣巷》等名篇。哲学著作《天论》三篇,论述天的物质性,分析“天命论”产生的根源,具有唯物主义思想。有《刘梦得文集》,存世有《刘宾客集》。

《赏牡丹》原文,《赏牡丹》翻译,《赏牡丹》赏析出自刘禹锡的作品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all.com/chaxun/94417.html

发布于:2016-12-13,热度:

关键词

刘禹锡的诗词

刘禹锡的名句